身边的情感故事
传统化学习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解释(不困于情。不畏将来)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解释(不困于情。不畏将来)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始终被他奉为圭臬(guī niè、释义: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量土地的仪器。引申为某种事物的标尺、准则和法度),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子恺是他就读浙江第一师范国文教师单不厂先生所起。丰子恺从日本留学归来,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漫画,“子恺”之名也就随着他的漫画而闻名于世了。

丰子恺他自己也说:作画好比写文章,哭的时候全力去哭,笑的时候全力去笑,我读书喜欢读与人生根本问题相关的书,我画画也喜欢画与人生问题相关的画。

他画的民国课本生动传神,惟妙惟肖。他的漫画里有生活的家长里短,人情世故。第一次看到丰子恺先生的画第一感觉是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画,进而对他这个人也产生了好奇。“有意思”现在看来是多么重要,向前辈学习。

https://ues.fanyaozu.com/tag/%e6%89%80%e7%88%b1%e9%9a%94%e5%b1%b1%e6%b5%b7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