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情感故事
传统化学习

女娲用什么造人(女娲造人为何以泥土为材料)

女娲用什么造人(女娲造人为何以泥土为材料)

世界各地都有远古时期某位天神造人的传说。中国造人传说中造人的神仙是女娲娘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华夏各诸侯国中就已盛传女娲造人的故事了。如《楚辞·天问》中就有“女娲有体,孰能匠之”这样的诗句。这两句诗被部分现代学者理解为:“女娲造了别人的身体,她的身体又是谁造的?”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的记载,后人也认为这是女娲孕育人类的寓言。

当然,上面这些记载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女娲“抟土造人”的说法。

古籍中最早明确提出女娲抟土造人故事的是东汉文人应劭写的《风俗通义》。这则故事正面描写了女娲造人的事迹,显示出女娲为人类始祖母的神格地位。应劭写女娲造人故事时,绝不可能凭空想象。必定是当时女娲造人的故事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应劭作为文人,对应民间传说也不一定完全采信,他要载入书中,肯定还有其他材料支撑。鉴于应劭生活的年代至今,已经一千八百多年,华夏大地多次经历战乱,那时的典籍十有八九已经散失,存世的极其稀少,因此说不定应劭写《风俗通义》中女娃造人的故事时,参考的正是另一本记载有女娲造人事迹的书也未可知。

女娲造人的故事梗概如下:

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只有各种植物和鸟兽鱼虫,并没有人类,女娲就照着她的样子把黄土捏成了人。但是这样捏人,毕竟速度太慢,没有办法满足女娲让人很快充满大地的愿望。于是她很着急,就拿了根绳子投入泥浆中,又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她一看这样造人速度快得多了,就不停地把绳子投入泥浆中,又不停地举起绳子甩动……于是,她造的人越来越多了。

由于有些人是女娲亲手造的,有些人是她用绳子绳沾满泥浆,洒落地上变成的。于是,后来那些社会上层人士便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社会上层人士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为了增加他们治理下层社会的合理性,女娲造人时绝不可能有将人分为高低贵贱等级的想法。

从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国人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就意识到,人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有一个起点。

中国除了汉族有女娲造人的故事,其他民族中也有神明造人的神话传说。国外神明造人的神话传说也很多,典型的就是圣经故事中的上帝造人传说。上帝(伊斯兰教称为真主)造人故事在基督教社会、犹太教社会、伊斯兰教社会是一种不容忍质疑的说法。

上帝比较懒,只是照着他的样子用泥土造了一个亚当,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夏娃,然后,就把他俩撇在伊甸园,而不再亲自去造其他的人了。

而女娲呢,则比较勤快,除了用黄土捏了许多人外,更用沾满泥浆的绳子甩出了更多的人。而且,女娲造完人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毕竟她造出的人并不能长生不老,而是活到一定寿命就会死亡。如果死亡一批,再造一批,那也太麻烦了。女娲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她终于想到了把人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进行婚配,自行开枝散叶,从而无需再继续抟土造人。从这个角度说,女娲也是婚姻制度的制定者。

不论是女娲造人,还是上帝造人,抑或其他的造人神话传说,造人所用的材料,多为泥土,这是为什么呢?截止目前为止,似乎并没有人研究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窃以为,众多用泥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极有可能同源。那就可能这样的神话传说在特别遥远的史前时代就已经萌芽了,而那时候,人类的数量极少,总共也许就只有那么几千人,并且,他们不可能分成很多部落,而是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聚落。后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才开始到处迁徙,从而也把神明用泥土造人故事带到了世界各地。在造人神话口口相传的过程中,难免走样,但其核心,即用泥土造人这一点,一直没传走样。

当然了,也可能是远古时代,先民们因见土地里会长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植物世界,便认为土地具有神力,因此,神袛用土作为造人的材料,就再自然不过了。

另外,用泥土造人,可能也是女娲娘娘的无奈选择。因为,石头太硬,不好塑造,自然不是好的造人材料。远古时期可能还没有发现金属,即便发现了,金属也不容易塑造,因此,只能使用很软的泥土作为造人的材料了。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女娲造人神话,以及世界各地的其它各种造人神话,会发现其中包含有朴素的进化论思想。因为他们显然已认识到了,世界上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人的,人是世界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然,远古时代的先民并不可能采用科学方法去论证研究人究竟是从什么进化来的,只能采用神话的形式来描述人类的进化过程,表现形式即为神袛造人。

正如远古先民能意识到宇宙有个起点特别了不起一样,他们能意识到人是世界演化的产物,也十分了不起。

https://ues.fanyaozu.com/tag/%e7%9d%a1%e5%89%8d%e6%82%ac%e7%96%91%e5%b0%8f%e6%95%85%e4%ba%8b-%e6%9d%80%e5%a6%bb%e6%8a%9b%e5%b0%b8%e6%a1%88%e4%bb%b6

赞(0)